X
熱門關注
所在位置:首頁 > 廉韻清風 > 理論視野 > 正文

偉大時代的鏗鏘足音

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多項主題展覽與觀眾見面

偉大時代的鏗鏘足音

1727575307570020407.jpg 

共和國印記——僑心共筑中國夢華僑文物聯(lián)展展品——“人民教育家”、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教授榮獲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圖片來源: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網(wǎng)站)

1727575322014012436.jpg

“美美與共——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美術作品展”作品——吳冠中油畫《山村晴雪》。資料圖片

賡續(xù)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粵蒙皖津新五?。▍^(qū)、市)文史研究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書畫展現(xiàn)場。資料圖片

隨著金秋腳步的悄然而至,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迎來了新中國75周年華誕,這是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也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刻。近日,多項主題展覽與觀眾見面,為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上濃墨重彩的祝福。

在這一項項主題展覽中,我們感受到了輝煌歷史的深沉呼喚,聆聽到了偉大時代的鏗鏘足音,看到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路走來的漫漫征程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印記。

用不同的視角展示新中國的壯麗征程

浙江省博物館一級文物中國共產(chǎn)黨浙南地方委員會《迎接解放軍渡江南進宣言》鉛印件、共和國開國紀念瓷、令人懷舊的“西湖”“飛躍”牌電視……這是“共和國足跡·浙江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全省革命文物巡展”展出的記載時代印記的珍貴物品。

二百余件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時代見證物,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生動展現(xiàn)了浙江從革命走向建設,從改革邁向新時代的偉大歷程,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歷史的一次深刻回顧。

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沉甸甸的過往故事,這些故事在新中國的時空里匯聚成河,激勵人們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同時,浙博專門推出“‘五四憲法’的故事——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70周年”特展,于9月20日正式向觀眾開放。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1953年12月27日,毛澤東主席率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到達杭州,歷時77天,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初稿,史稱“西湖稿”,為憲法草案的修改完善和憲法的正式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因其在1954年頒布,被稱為“五四憲法”。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的通過和頒布實施,奠定了新中國的基本政治和法律制度。據(jù)介紹,此次展覽以時間順序分為4個單元,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時代背景,完整地展現(xiàn)了“五四憲法”從起草、討論、通過到實施的“誕生”全過程。

在南京圖書館一樓大廳中,239份報紙定格在10月1日這一天。9月24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南京圖書館(江蘇省古籍保護中心)、江蘇省圖書館學會攜手江蘇省13個設區(qū)市圖書館,共同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國慶報紙主題展覽”。

展覽選取了1949年10月1日以來《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文匯報》等重要新聞單位在國慶當天刊出的報紙進行展示。這些珍貴的文獻,穿越75載風云變幻,生動展示了國家發(fā)展的壯麗畫卷,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由此可以感受祖國的偉大、時代的發(fā)展。

展覽現(xiàn)場,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篇篇有著濃厚時代特征的新聞報道,講述著經(jīng)濟浪潮的起伏、文化繁榮的盛景、科技的日新月異,深刻記錄了黨和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將國家與社會變遷娓娓道來。

正如江蘇省社科聯(lián)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所說,此次展出的報紙,憑借多樣化的版面布局與深入詳盡的報道內容,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國家、民族與社會變遷中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為觀眾徐徐展開一幅幅鮮活的歷史長卷,使我們沉浸于每一時代特有的韻味之中,共同回味并見證祖國的壯麗征程,愿我們在歷史的回望中汲取無盡的力量,于未來的展望里堅定我們的信念與決心。

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國僑聯(lián)、國家文物局共同開展了“共和國印記——僑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華僑文物聯(lián)展為該活動主題展覽。展覽分奔赴新生、凱歌行進、東方風來、時代新篇4個篇章,通過豐富的史料、珍貴的實物、生動的展示,勾勒出75年來不同領域僑界群體的生動形象。

海外華僑素有愛國愛鄉(xiāng)光榮傳統(tǒng)。他們心系祖國,始終關心著祖國的前途和命運。新中國成立后,不少科學家放棄國外優(yōu)厚的待遇,回到祖國;許多華僑學生回國升學,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一些歸僑為建立和保衛(wèi)新生的人民政權,奔赴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百廢待興、百業(yè)待舉,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滿懷熱情積極支持和參與新中國建設。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僑務工作,出臺政策措施鼓勵華僑回國投資,努力維護華僑、歸僑的正當、合法權益,積極安置歸僑。

展品中,有1949年紐約華僑衣館聯(lián)合會在美國紐約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陳嘉庚1950至1955年間親自記錄建設集美學校與廈門大學的賬本,“人民教育家”、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教授榮獲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院士使用過的手術器械……昭示著四海同心、華夏一家的家國情懷。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革,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重任,共享祖國發(fā)展成果。

日前,“今朝更好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名家作品展”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此次展覽分為“河山新貌”“萬眾一心”“百家爭鳴”“藝匯香江”四個單元,展現(xiàn)“建設新中國”的主題藝術創(chuàng)作、祖國上下萬眾一心的建設熱情、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文藝創(chuàng)作景象以及港澳地區(qū)當代藝術成就,以“歷史”和“當下”的對話,凸顯新中國成立75年來取得的非凡成就。

展覽共展出120余幅作品,包括來自內地的100幅典藏精品,系首次來港展出,殊為難得。包括齊白石與徐悲鴻合作的《梅竹》、吳冠中的《江南水鄉(xiāng)》、李可染的《漓江雨》、傅抱石等人合作的《虎踞龍盤今勝昔》、潘天壽的《雁蕩山花》、關山月的《新開發(fā)的公路》、饒宗頤的《山水》等。展出作品中,錢松喦等人合作的《天塹變通途》、楊之光創(chuàng)作的《礦山新兵》等曾被印成海報走進千家萬戶,廣為流傳。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通過書畫藝術的方式回顧歷史,更好地激勵海內外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共同描繪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史詩

近日,由中國行業(yè)報協(xié)會主辦的光影中國夢·經(jīng)濟建設成就新聞圖片展,在北京啟幕。展覽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主題主線,通過全國性行業(yè)媒體新聞版面和新聞圖片,充分展現(xiàn)新中國成立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各行各業(yè)取得的輝煌成就。

比如,交通建筑板塊,展示了中國大地縱橫交錯的交通網(wǎng)絡和拔地而起的宏偉建筑,見證著中國速度與中國高度;電力電網(wǎng)板塊,呈現(xiàn)了源源不斷的電能如何點亮萬家燈火,驅動國家發(fā)展的引擎;石油石化板塊,訴說著能源領域的拼搏與奉獻,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提供堅實的動力保障;航天軍工板塊,展現(xiàn)了中國在科技前沿的勇敢探索與卓越成就,讓國人自豪,令世界矚目;文體衛(wèi)生板塊,則描繪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不斷提升的健康保障,彰顯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每一幅圖片都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講述著新時代的飛躍變遷。

中華大地山川秀美,人文薈萃,書畫藝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情感。9月24日,“賡續(xù)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粵蒙皖津新五?。▍^(qū)、市)文史研究館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書畫展”在嶺南美術館開幕。

廣東、內蒙古、安徽、天津、新疆地處祖國東南西北,各自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歷史遺跡和民俗風情,這些豐富多元的文化元素為書畫藝術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

據(jù)介紹,館員藝術家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將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鄉(xiāng)村振興建設等最新發(fā)展成果作為創(chuàng)作素材,巧妙地將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相融合,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生動展現(xiàn)了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粵蒙皖津新五?。▍^(qū)、市)文史研究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各地的書畫流派在相互交流互鑒中汲取文化藝術精髓,創(chuàng)作出形式多樣、風格獨特的作品。本次聯(lián)展是一場書畫藝術交流互鑒,讓大家能夠從中感悟更多的靈感和意境,創(chuàng)造更多優(yōu)秀作品,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

藝術家用胸中壯闊的丘壑、筆底縱橫的波瀾,為時代和人民留下真實寫照,新時代的新氣象在美術創(chuàng)作之中鮮活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匯聚成波瀾壯闊的丹青史詩。(穆鐸)